
神州新形勢
馮其十
中美正式相互調整關稅,雙方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在外賣市場上這一利好消息被形容為90天的關稅「窗口期」。隨着大量美國買家抓住窗口期下單補貨,諸多中國跨境電商平台的訂單較前期迅猛上漲, 工廠也在加緊生產、出貨。
誕節訂貨季,但前段時間的高額關稅政策讓眾多依賴中國貨源的美國零售商陷入經營困境,當關稅暫時削減舉措落地後,美國客戶加速詢價下單、催單發貨,背後是企業的務實選擇,這有力證明了調降關稅符合兩國商家、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共同利益。
急切抓住90天的關稅窗口期國貨,也反映出市場對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立場鬆動的看法:這是迫於市場和政治壓力的權宜之計,而非政策轉向。目前,美國國內對關稅政策的爭論亦十分激烈。美國國際貿易法院5月28日裁定特朗普政府的一攬子關稅政策非法,稱聯邦法律未賦予總統「無限制的權力」對來自幾乎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徵稅。 但次日,美國上訴法院恢復實施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
最近,主營婚慶仿真花的廣東某商家迎來了一輪小爆發,一周不到時間,來自美國的客戶已經在其店舖買走了60萬元人民幣的婚慶用仿真花。賣婚紗禮服的商家也同樣感 ,關稅暫時回落後,店舖後台有一批美國客戶就果斷下單, 而且非常着急地催促商家盡快發貨。
這樣的場景也發生在義烏。清晨, 義烏市上溪鎮的一家玩具生產企業就開始忙碌,一箱箱已經打包好的萬聖節玩具正在裝柜,這批訂單將於裝柜後的20天抵達美國。用義烏某玩具公司負責人的話來說,美國客户少不了我們中國的產品。最近趕貨趕得很急,每天晚上都加班到9 點多。
深圳某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同樣被催着發貨,據粗略計算,一周時間公司就計劃運出8個集裝箱貨柜的商品前往美國,且從目前的訂單金額來看,美國客戶基本上都在囤貨, 囤貨量大致是平均3至4個月的庫存量。
證明降關稅符兩國利益
正是美國零售商和生產商爭分奪秒地補充庫存,導致中美航運市場出現報復式反彈,運輸需求激增, 運價漲幅飈升,多個主要港口再次上演排艙、甩柜的緊張態勢。事實上,每年夏季原本是美國傳統的聖
對於中國賣家來說,美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仍大,長遠之計是將目光投向全球。從外向型公司的反饋來看,已經開始調整應對策略,如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積極開拓歐盟、拉美市場,發展多地域供應渠道,通過「區域替代」重構供應鏈等。
推動跨境電商行業生態演化
也有跨境電商平台持續在歐洲、 中南美、中東、大洋洲等多個市場加大投入,拓展當地買家、增設物流專線、提供更多本地化的支付方式和售後服務能力,同時根據當地市場的不同特徵,提供了一般貿易、 跨境直發、海外倉等多種經營模式和供應鏈能力,幫商家更靈活地打開市場。
應看到,關稅政策的快速變化推動跨境電商行業生態演化。中長期看,關稅政策風險仍存,跨境賣家主要通過提價傳導、產能轉移、多元佈局3種策略進行應對。
發佈留言